- SDI和ANSI標準下的樓承板組合樓板規范 3
- 作者:樂(lè )上樓承板
- 類(lèi)別:樓承板百科
- 瀏覽次數:1560
- 發(fā)表時(shí)間:2020-03-08
B. 樓承板與混凝土形成組合樓板
1. 概述:“ SDI方法”(請參閱《 SDI復合材料甲板設計手冊》)應僅限于帶有壓痕的鍍鋅或頂部無(wú)涂層鋼甲板。 壓痕圖案應為制造的樓承板的典型圖案,其壓痕深度不得小于測試壓痕深度的90%。 (有關(guān)更多限制,請參閱附件C4)。
組合板應設計為鋼筋混凝土板,樓承板作為正彎矩鋼筋。 樓承板必須適合發(fā)展組合相互作用。要證明這一點(diǎn),需要按照ASTM E2322進(jìn)行全尺寸測試,或根據測試進(jìn)行計算。
a. 允許強度設計(AS D)應作為一種替代設計方法。 (見(jiàn)SDI復合甲板設計手冊)
b. 應使用標準的鋼筋混凝土設計程序來(lái)確定極限承載力。然后通過(guò)減去板和甲板的重量來(lái)確定允許的附加荷載。附C4,用于強度測定的復合甲板板應使用的強度和使用能力測定。
注釋?zhuān)焊呒胸摵,隔板負荷等需要額外的分析。水平負載能力可以通過(guò)參考SDI隔板設計手冊來(lái)確定。集中荷載可以通過(guò)SDI組合樓板設計手冊中的方法進(jìn)行分析。大多數發(fā)布的活載表都是基于組合系統的簡(jiǎn)單跨距分析;也就是說(shuō),假定平板在每個(gè)支座上都有裂縫。
2. 載荷確定:使用標準的鋼筋混凝土設計程序,應通過(guò)使用適當的載荷和抵抗設計系數(LRFD)確定允許的疊加載荷以及基于垂直于樓承板的橫梁上是否存在抗剪栓釘或間隔的減小系數。 (請參閱附件C4和C5)
注釋?zhuān)和ㄟ^(guò)使用參考分析技術(shù)或測試結果,樓承板廠(chǎng)家確定了適用于組合樓板組合的活荷載。 結果是通常以統一載荷表發(fā)布。 對于大多數應用,選擇了樓承板厚度和板型,因此不需要支撐; 組合系統的活載能力通常足以應對疊加的活載。 在計算甲板的截面特性時(shí),AISI規定可能要求將甲板中的壓縮區域減小到“有效寬度”,但是作為抗拉鋼筋,可以使用橫截面的總面積。 (見(jiàn)附件C5)
除被測試的涂層外,還可以對其他涂層進(jìn)行研究,如果有證據表明其性能優(yōu)于被測試產(chǎn)品,則可能不需要進(jìn)行額外的測試。
3. 混凝土:混凝土設計應符合ACI建筑規范對鋼筋混凝土的要求。最小抗壓強度(f 'c)應至少為3 ksi (20 MPa),或滿(mǎn)足防火等級或耐久性的要求。含有氯化物鹽的外加劑不得使用。
注釋?zhuān)汉奢d表一般采用3ksi (20mpa)的混凝土強度計算;炷量箟簭姸鹊淖兓瘜ΟB合板承載力影響不大;但是,如果強度低于3ksi (20mpa),最好檢查剪切螺柱強度。防火等級要求可以規定混凝土的最低強度。含有氯化物鹽的外加劑是不允許使用的,因為鹽會(huì )腐蝕樓承板。
a. 最小覆蓋層:鋼甲板頂部以上的最小混凝土厚度2英寸(50毫米)。當附加的(負彎)鋼筋放置在樓板上時(shí),鋼筋上方混凝土的最小保護層應符合ACI《鋼筋混凝土建筑規范》的要求。
4. 撓度:在疊加的活荷載作用下,復合板的撓度不得超過(guò)凈跨的1/360。
注釋:活載很少是設計因素。樓承板與混凝土板組合的撓度可以用變形截面法確定的開(kāi)裂和未開(kāi)裂慣性矩的平均值來(lái)預測。請參閱本規范附件C5或SDI組合甲板設計手冊。
5. 懸掛荷載:所有懸掛荷載必須包括在強度和撓度的分析和計算中。
注釋?zhuān)?/span>設計人員必須考慮加載順序。 懸掛的負載可能包括天花板,燈具,管道或其他公用設施。 安裝復合板后,必須告知設計人員任何施加的載荷。在所有類(lèi)型的貨物上放置貨物時(shí)應小心吊耳或其他用于支撐天花板的懸掛裝置
從而保持近似均勻的載荷。 應向各個(gè)制造商咨詢(xún)單個(gè)吊耳的允許載荷。 吊耳或其他懸掛裝置使用不當可能會(huì )導致吊耳過(guò)度應力和/或組合甲板板超載。
6. 鋼筋
a. 溫度和收縮鋼筋,由焊接鋼筋網(wǎng)或鋼筋組成,其最小面積應為樓承板板面以上混凝土面積的0.00075倍(每英尺或每米) 寬度),但不得小于6x6-W1.4xW1.4焊接鋼筋網(wǎng)提供的面積。應允許使用纖維作為指定用于加強溫度和收縮的電焊絲織物的適當替代品。冷拉鋼纖維應符合標準ASTM A820,至少除了25磅/立方碼率(14.8公斤/立方米計),或宏觀(guān)合成纖維粗纖維”(/ ASTM委員會(huì )CO9.42),由維珍聚烯烴,之間有一個(gè)當量直徑0.4毫米(0.016英寸)和1.25毫米(0.05英寸),有一個(gè)最低50寬高比(長(cháng)度/當量直徑),最低添加量為4磅/立方碼(2.4公斤/立方米),可作為最低溫度和收縮鋼筋。
注釋?zhuān)汉附拥慕饘俳z網(wǎng)或纖維都不能防止開(kāi)裂; 但是,事實(shí)證明它們在控制裂紋方面做得很好。 焊接的金屬絲網(wǎng)必須放置在靠近支撐板的平板頂部[3/4至1英寸的蓋子(20至25 mm)]上,并垂向甲板跨度的中心。 如果使用具有由上式給出的鋼筋面積的焊接鋼筋網(wǎng),則其不足以作為總的負增強。 如果將最小量的鋼纖維或宏觀(guān)合成纖維用于收縮和溫度增強,則它們不足以作為總的負增強。
b. 負彎矩:當存在負彎矩時(shí),樓承板應設計成只作為永久模板。
注釋?zhuān)航M合樓板中鋼板在負彎矩作用下不具有抗壓鋼筋的作用。如果設計者想要一個(gè)連續的樓板,那么負彎距鋼筋的應該使用傳統的鋼筋混凝土設計技術(shù),符合ACI建筑規范對鋼筋混凝土的要求。選擇用于溫度增強的焊絲織物,可能無(wú)法提供足夠的連續面積。甲板不認為是受壓鋼筋。一般情況下,所有懸臂板都需要負筋,或者需要連續板。
c. 配筋:當局部荷載超過(guò)已公布的均勻組合甲板荷載表時(shí),設計者應按常規混凝土設計方法按比例配筋。
注釋?zhuān)撼附愉摻z網(wǎng)或鋼筋外,可能還需要配鋼筋。集中荷載,無(wú)論是在施工階段還是在使用階段,都是這一要求最常見(jiàn)的例子。集中荷載可以采用最新的SDI組合甲板設計手冊中的方法進(jìn)行分析。
7. 懸臂荷載:遇到懸臂板時(shí),甲板僅作為永久性模板; 頂部鋼筋應由設計者按比例分配。 對于建筑荷載,甲板應針對以下情況設計:
(a)甲板加上平板重量加上懸臂和相鄰跨度上的20 psf(1 kPa)建筑載荷,
(b)甲板加上平板懸臂和相鄰跨度上的板重加上150磅( 665N)懸臂末端每英尺寬度的集中載荷。 彎曲,剪切和內力的系數應符合ASCE 7的要求。彎曲,剪切和內力的抵抗系數應符合《北美冷彎結構構件設計規范》。
作為模板的最大懸臂撓度,在甲板加上平板重量的作用下,應為a / 90,其中“ a”為懸臂長(cháng)度,且不得超過(guò)3/4英寸(19毫米)。
側搭接應連接在懸臂末端,最大間距為12英寸(300毫米)。 從懸臂末端開(kāi)始。 每個(gè)波紋都應固定在外圍支架和第一個(gè)內部支架上。 在對甲板施加任何載荷之前,甲板應完全固定在支撐物和側部搭接處。懸臂。 在將混凝土放置在相鄰跨度上之前,不得將混凝土放置在懸臂上。
8. 隔膜剪切能力:帶有混凝土的隔膜應根據SDI隔膜設計手冊或由獨立專(zhuān)業(yè)工程師進(jìn)行的測試來(lái)設計。
注釋?zhuān)焊舭鍙姸群蛣偠鹊挠嬎銘褂?/span>SDI隔板設計手冊。 如果測試被用作確定隔板強度和剛度的手段 然后,它應該遵循AISITS7-02測試協(xié)議。
2.5 配件
a. 邊模板,柱子封閉件,端部堵頭,蓋板和收邊板應為適用的類(lèi)型。 邊模板厚度應符合鋼甲板協(xié)會(huì )的規定。 (請參見(jiàn)附件C2的澆注停止選擇表)
b.樓承板和附件的安裝應允許使用機械緊固件或焊縫。